发布日期:2025-08-26 12:33 点击次数:108
“老李,你今年社保还交最低档吗?”
“哎,压力大啊!交高了现在手头紧,可听说退休能多拿不少钱。”
2024年三线城市,一场关于社保缴费档次的对话在小区门口炸开了锅。有人拍着胸脯说:“低档轻松,高档划算!”也有人皱眉摇头:“现在省点,将来吃亏!”到底选哪个更合适?这笔账,到底该怎么算?
养老金分两块:基础+个人账户,公式都一样,但缴得多少决定你以后能领多少。咱们就用实打实的数据,把这事儿掰扯明白。
先看基础养老金——这里面最关键的是“缴费指数”。60%最低档对应0.6,100%最高档就是1。以2023年三线城市平均工资7320元为例(民政部白皮书显示,全国地级市均值基本持平),假设25年工龄、2024年满60岁退休,这样比起来才公平。
如果按60%的低档来算,本人指数化月均工资就是4392元;基础养老金每月1464元。而100%的高档呢?本人指数化月均工资直接上到7320元,每月1830元。这一项,两者每个月就差366块钱,一年下来多出4392块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
再看个人账户部分——不管单位还是自己灵活就业,每个月都有8%的基数进自己的养老账户。据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》统计,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持续提升。按照平均每年涨5%,25年来估个中间值:低档累计存下98880元,高档则是158880元。如果按139个月计发(国家规定),那低挡每月到账711.4,高挡1143,相差431.6,一个年度又拉开5179.2的距离。
把两项加一起,总共呢?
- 60%最低挡:2175.4/月,一年26104.8;
- 100%最高挡:2973/月,一年35676;
- 每个月净差797.6块,一整年的缺口逼近万元!
别光盯着收入,再看看成本投入。灵活就业人员一年要交的钱也有区别:低挡10502,高挡17568,两者相差7065。如果坚持25年,多花176640。但反过来想,只要退休后领18年以上,就能把之前多交的钱赚回来,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,我国男性平均寿命已达75岁以上,大多数人都可以回本甚至盈利。(国家统计局核准)
那么问题来了,是不是年轻时一定要硬撑着选高挡?其实不然。《国务院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指南》建议,如果你刚工作、收入波动大,不妨先从最低开始,把连续性放在第一位,将来条件好了再调上去,比断缴强太多。而到了四五十岁、家庭稳定、有余力时,提高到80%-100%,为晚年的生活添份保障。这么做既科学又现实,也符合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第38条关于合理规划养老资金的要求。
身边案例扎堆,小区里78岁的李伯当初图省事一直走最低,现在买菜得精打细算,看病自付比例也比邻居高。他常念叨:“早知道当初该咬牙多交点,现在一个月少七八百,用起来真捉襟见肘。”而隔壁王姨坚持全额缴纳,如今不仅自己吃穿不愁,还能偶尔请孙子下馆子,她笑称,“我这是提前给自己攒了‘幸福基金’。”
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底,全国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选择80%以上缴费比例的人群占比已超过52%。大家越来越懂得用数据规划未来,而不是只顾眼前的小算盘。(民政部白皮书)
所以说,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,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。有些朋友问:“万一以后政策变动怎么办?”其实制度设计越来越趋于公平透明,只要持续参保,就不会被落下。不如趁早盘算盘,让自己的晚景更宽裕些吧!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如果让你重新选择,你会为了将来的舒心生活现在勒紧裤腰带吗?或者宁愿轻松一点,以后再慢慢补齐,对此你怎么看?
#百家号银发科技#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