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9-18 17:16 点击次数:195
2025年9月,美国中西部农田里堆满了丰收的大豆,却听不到往日的欢笑。
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跌至五年最低点,而去年同期中国买家预订的1200万吨美国大豆,今年变成了零。这场危机始于2025年2月1日,白宫新闻室的灯光下,特朗普签署了对华加征10%关税的行政令,覆盖了从智能手机到家具的几乎所有中国商品。 不到一个月,3月3日和4日,美国将关税提升到20%,北京随即对美国能源和农产品实施精准反击。
4月2日,特朗普在“解放日”演讲中宣布对中国商品再加征34%关税,将累计税率推至54%。 四天后,4月9日,美国又将关税额外提高50%至84%,中国同日宣布对美国商品关税同步升至844。4月12日,中方将对美关税提高至125%。
中国进口商迅速转向其他供应源。 截至2025年9月,中国买家已经预订了10月份装运的740万吨大豆,占中国当月预计需求的95%。 与此同时,11月份也有100万吨大豆被预定装运,占预期进口量的15%。
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指出,9月作为美国大豆的收获季,历来是最大买家的中国却“未下一单”,美国豆农面临“非常严峻的困难形势”。 每年美国大豆产量的四分之一都要出口到中国,而一般在这个时间点,至少应当有8%到9%的美国大豆已经登记出口到中国,而现在则是一笔订单都没有。
巴西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缺。 巴西农业部宣布4月份大豆出口量达到1450万吨,同比激增,中国采购商第一时间锁定240万吨紧急订单。
数据不会说谎, 国际贸易中长期合作关系一旦被打断,再恢复就不容易了。
美国农业带的痛苦不仅限于大豆。 截至2025年5月1日,美国新作物出口销量远低于5年平均水平:大豆下降88.2%,玉米下降26.9%。
2025年5月12日深夜,瑞士日内瓦会议中心的灯光亮如白昼。 中美经贸团队经过48小时拉锯战,向世界宣布:双方取消91%的加征关税,仅保留10%基础税率,暂停24%关税90天。 当美国贸易代表贝森特签下名字时,墙上的电子钟显示当地时间00:,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战迎来历史性转折。
根据协议,美方将累计145%的关税降至30%,中方也将报复性关税降至10%。 这个消息在公布的第一时间传遍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。 股市应声上涨,运费指数短暂回落,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小幅回调。
但好景不长,8月1日谈判再次卡住,美方劝中国在“十五五”规划中调整经济结构,向消费型倾斜1。 8月12日,特朗普签了行政令,延长休战90天,避免美国关税飙到145%,中国也从125%降下来。
市场已经嗅到不确定性,中国8月出口增长放缓,需求转向其他地方。 彭博社的关税追踪器显示,美国关税自1月20日以来涨了36.8个百分点,中国涨11.4%。
中国外贸企业订单减少,制造业升级压力大,但也逼出内循环和多元化出口。 海关数据显示,前八个月中美贸易额下滑,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虽有突破,但整体增速放缓。
2025年8月4日,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专栏作家马克斯·布特写下了一句刺耳的话,“中国正在赢得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”。 这不是空洞的标题,而是六个月经贸对抗后,美国内部给出的结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