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0:44 点击次数:180
之前在城市里奔波跑的那群外卖小电驴,现在都一块儿出现在闲鱼上头了。
最近有个新闻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:外卖大战逐渐平息之后,那些二手电动车开始在闲鱼上大量出现。据非官方的数据显示,过去半年就有差不多1000万台电动车进了二手市场,价格还一天天往下掉。
这场景,真让人有点感慨。几年前,整座城的快递员在大街小巷穿梭,外卖平台拼命补贴,骑手们每天赚五六百都不算夸张。那时有人打趣说:“外卖员就是中国城市化的最后一批淘金者。”
短短几年间,外卖补贴渐渐减少,平台开始压缩成本,骑手们的压力也变大了。这曾经炙手可热的“互联网淘金潮”,正悄然走向尾声。而满屏的二手电动车,正是这股退潮最直观的象征。
外卖大战逐渐冷静下来,骑手们感觉压力大增,跑不动了。
咱们得说说啥子原因,让外卖电动车会集中在闲鱼上面出现。
这事的核心就是一个字:退。
外卖大战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:
说到底,外卖的红利期主要靠补贴撑起来的虚假热闹。一旦美团、饿了么的“补贴大战”过去,订单数还算稳定,可骑手们的收入早就不似从前了。
以前每单能挣6块,旺季一天跑个50单,轻松拿到三百多块。现如今,一单可能只有四块多,还得自己掏油费、电费、罚款,还要交平台抽成,日入五百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,取而代之的,是满满的疲惫和焦虑感。
骑手自己打算得很清楚:辛苦一道年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钱,还得提防着随时可能遭遇风吹雨淋、电瓶没电,以及交通罚单的“收割”。
所以啊,补贴一退潮,许多骑手都决定辞职了。骑手退岗后,那些电动车也就只能拿到闲鱼上转让去了。
闲鱼上满是的二手电动车,简直就是能折射出打工人心态的一面镜子嘛。
我在闲鱼上下了点功夫,搜了搜“骑手电动车”,屏幕上一大堆的描述都让人觉得挺难过的——
这些电动车背后,其实都是一些曾经满怀希望来到城市闯荡的人们。有的从小县城跑到大城市送外卖,想着拼几几年把钱攒够了,接着创业或者买套房;有的失业后转行,靠着一辆电动车养家糊口;还有的人原本就是当“过渡”工作,结果一干就是三四年,直到平台补贴没了,他们才被迫退出。
一旦在闲鱼上看到有1000万台电动车售出,说明外卖行业的黄金时期已经不复存在了。
更让人心疼的是,这些二手电动车的价位越来越低了。以前骑手们的“豪华版电驴”,配备双电池能跑上百公里,花个四五千也能买到。如今在闲鱼上,有人出2000块都没人要,货源太多,买家不缺。
电动车的“贬值趋势”在某种程度上,也能看出外卖行业的衰退速度。
外卖的红利逐渐散去,也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其实,外卖市场的转折点早在2023年就隐约显现了。
要赚到钱,互联网公司得搞降本提效,一旦补贴缩水,行业的内卷就不可避免。骑手们从曾经的“香饽饽”变成了“流水线工”,那高强度、高危险、低保障的工作状态,让不少人干不下去了,都纷纷选择了离开。
退潮并不一定是件坏事,真正的问题在于退潮以后,留给骑手们的出路实在太有限了。
谁又帮忙接下了那些准备退出的骑手呢?
这次退潮里头,最值得注意的,其实不是电动车那些事儿,而是骑手们的未来走向。
咱们观察到几个走向:
换句话说,外卖的低潮没能带来更好的出路,只有不断的辛苦和流动。
外卖车二手市场的火热,反映的其实是一线打工人那种“漂泊命”的无奈。
这些闲鱼上卖的电动车,背后藏着很多故事:
有人觉得,这其实是市场自然的反应,是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不可避免的趋势;也有人认为,这反映了社会的差距,付出未必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。
我宁愿觉得,这就是中国一线城市打工人的漂泊宿命:来了,干了,累了,就走,留下的也就只剩下一辆掉价的电动车罢了。
最后,给大家留个疑问:
你身边有没有朋友把电动车卖了的?觉得外卖行业红利没了,骑手们以后该走向哪条路?闲鱼上铺天盖地的电动车潮,是城市淘金梦的落幕,还是另一轮循环的开始?
来评论区聊聊,你觉得这波外卖高潮消退之后,会带来啥样的变化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