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20 08:41 点击次数:206
沙特大师赛这一夜,中国斯诺克圈炸开了锅。
赵心童手握赛点5-3领先,眼看着就要晋级了,结果硬生生被对手韦克林上演大逆转。
这哥们后三局打得跟换了个人似的,关键球一个接一个失误,最后一局红球打丢时,现场的球迷都恨不得冲上去替他打。
更邪门的是,同样手握赛点的丁俊晖和常冰玉,也栽在了同一个坑里。
丁俊晖那场看得人血压飙升。
前脚刚完成0-2到5-2的惊天逆转,后脚就被霍金斯连扳四局上演绝地翻盘。
赛后技术统计一出来,最后四局他的安全球成功率暴跌到六成,这搁在职业选手身上简直离谱。
解说员当场就傻眼了,直说他这状态跟过山车似的,刚爬到顶上就往下冲。
熟悉丁俊晖的球迷都知道,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在领先时被翻盘,妥妥的"丁式魔咒"又在作怪。
要说最让人心痛的还得是常冰玉对战奥沙利文那场。小伙子上半场3-1领先,下半场再接再厉直接5-2拿到赛点。当时国内直播间弹幕刷得飞起,都在吹"新的中国一哥要诞生了"。谁知道接下来就是全程高能,奥沙利文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的逆转好戏。常冰玉赛后采访时那叫一个郁闷,说自己5-2领先时大脑一片空白,手抖得跟筛糠似的。这话听着耳熟不?当年丁俊晖刚出道时也说过类似的,看来这学费还是得交。
斯佳辉的情况稍好一点,主要是开局就被凯伦威尔逊锤了个0-4。要说威尔逊这个选手也挺有意思,上海大师赛刚把赵心童淘汰,转头又来收拾斯佳辉。比赛过程中能明显看出差距,斯佳辉防守不到位的时候,威尔逊立马就是一杆清台,一点机会都不给。解说都忍不住吐槽,说这比赛打得跟教学局似的,太欺负新人了。
仔细想想中国选手这些年的表现,老是差那么一口气。技术上绝对没问题,就是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。就像打麻将,明明听牌听了个大四喜,结果最后给别人点了炮。资深球迷都知道,这毛病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早些年丁俊晖刚出道那会儿就吃过这样的亏,后来慢慢练就了一颗大心脏。现在的年轻选手条件这么好,训练体系这么完善,按理说应该更快突破才对。
看看人家奥沙利文,落后时该吃吃该喝喝,脸上照样挂着笑。不是吹,这心理素质简直比城墙还厚。有一次赛后采访被问到逆转秘诀,他就说了句"打球不就是玩嘛",听听这格局。反观咱们的选手,一到关键分就紧张得跟什么似的,杆法都变形了。有专家分析过,这可能跟训练方式有关。老外从小就是在比赛里摸爬滚打,咱们更注重基本功训练,结果就是技术上挑不出毛病,比赛气质上差点意思。
数据是最直观的。近三年世界大赛中,中国选手在决胜局的胜率还不到四成,这在职业圈里属于垫底水平。更夸张的是,领先时被逆转的概率高达35%,差不多三场里就要翻车一场。要知道在斯诺克这种讲究心理博弈的运动里,这种数据简直要命。难怪有球迷开玩笑说,看中国选手比赛得准备速效救心丸,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崩盘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几个年轻选手潜力是真不小。常冰玉今年才21岁,能跟奥沙利文打成这样已经是意外之喜。赵心童前两年还拿过英锦赛冠军,基本功扎实得很。主要还是差在大赛经验上,慢慢积累总会好的。说起来也挺感慨,丁俊晖当年也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。现在轮到这些年轻人接棒,希望他们能少走点弯路。
这次沙特大师赛虽然全军覆没,但收获其实不小。起码让大家看清楚了问题所在,接下来该补什么就很明确了。斯诺克这个项目急不得,你看那些顶尖选手哪个不是三十多岁才到巅峰。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,别让这次失利影响后面的比赛。国内球迷也够给力,虽然输了比赛,社交媒体上鼓励的声音还是占多数,这氛围就挺好。
说来也有意思,现在看斯诺克比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。以前都觉得这是中老年运动,现在反而成了时髦玩意。比赛直播时弹幕那叫一个热闹,各种专业术语玩得飞起。这要放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,看来丁俊晖当年在克鲁斯堡的那一杆单杆147,确实带动了整个项目的发展。就冲这份热爱,相信中国斯诺克的未来肯定不会差。
回过头来看这一夜的比赛,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,但过程看得过瘾。四位选手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,该赢的局赢得漂亮,该输的局也输得明白。竞技体育就是这样,输赢都是常事。重要的是从每次失利中学到东西,下次再来过。球迷们虽然嘴上骂得凶,心里其实都懂这个理。这不比赛刚结束,就已经有人开始期待下一站的表现了。
这篇文章只是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,没涉及到那种很低俗或者违反规定的东西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跟我们联系,我们会马上把相关内容删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