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5:10 点击次数:108
28日,美国位于伊朗的虚拟大使馆发布警示,敦促伊朗境内的美国公民即刻撤离。此举措透露出,美国认为美伊或与以色列的对抗可能再度一触即发。当前,三方争执的核心在于美以坚持要求德黑兰转让约408公斤高纯度(60%丰度)浓缩铀。美方的此番警告显然是对伊朗实施的极端压力策略。回顾过往,美国空军曾动用B-2战略轰炸机,投掷GBU-57“猫扑”深钻炸弹,致使伊朗三处核设施遭受重创。
然而,28日,美以两国借由卫星侦察手段察觉,伊朗的福尔多与伊斯法罕核设施现场人员与车辆往来频繁,看似之前被炸毁的地下核设施入口已被再度启用。同时,德黑兰方面暂停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协作,阻止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接近,并指令他们撤离伊朗。当日,国际原子能机构预估,伊朗的核设施有望在接下来数月内复原。这无疑是导致美以两国焦急情绪升级的关键因素。
倘若再次与伊朗交战,美国和以色列究竟抱有多大的胜算呢?实事求是地说,美国在行动上恐怕已近乎虚张声势,毕竟他们已动用了7架B-2轰炸机,投射了14枚GBU-57巨型钻地弹,以及至少20枚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却仍未能摧毁伊朗的核设施,这已然亮出了他们的所有底牌。因此,美国声称要再次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言论,除非诉诸核武器轰炸,否则已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威慑效果。
此外,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公然确认,伊朗针对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的报复行动,是在事先通报美国的情况下进行的。若此类事件重演,伊朗是否还会手下留情,令人疑虑。外界对伊朗导弹的打击效能仍存诸多质疑,这主要源于伊朗与以色列12天战争中,以色列严格封锁了伊朗导弹造成的损害信息,从而在外界营造出“伊朗导弹破坏力有限”的误解。然而,真相终将大白。28日,特拉维夫证券大楼的惨状被以色列媒体记者揭露于世。
现场情况显示,伊朗的钻地导弹穿透了证券大楼,直击并炸毁了其地下室,从而摧毁了一处以色列军队的地下军事指挥所。类似的悲惨场景在特拉维夫比比皆是。此外,关于12日战争中的以色列伤亡人数,实际情况与以色列政府的报告存在出入。以色列方面声称,战争中仅有28人死亡。然而,在特拉维夫一座被伊朗导弹击中的大楼废墟上悬挂的反战条幅揭示,大楼倒塌后有251人被埋,最终仅救出201人。这一事实表明以色列官方数据存在不实,意味着至少有额外50人死亡,从而暗示特拉维夫的真实伤亡情况必然十分惨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