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热点资讯
产品展示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产品展示 > 7万吨航母就在门口,英国却临阵退缩!南海没敢进,英媒直言耻辱
7万吨航母就在门口,英国却临阵退缩!南海没敢进,英媒直言耻辱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6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大老远跨洋而来,航母开到了南海门口,结果一脚刹车掉头走人。这不是谁家的军演过家家,而是英国皇家海军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在亚太的“高调登场+悄然谢幕”。说好看齐美军、展示“全球英国”,结果这波操作,真让人看笑了。

2025年6月22日凌晨,新加坡港口还没完全醒,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就悄悄离开了。没有告别、不见媒体,甚至连菲律宾这边一个信号都没传过去。它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调转航向,朝着印度尼西亚方向走了。你说巧不巧?正当外界关注它会不会进入南海、甚至穿越台湾海峡的时候,它突然避开所有敏感区域,像是从一场戏里临时退场。

而这艘航母,排水量超7万吨,英国人自己说是“全球部署的象征”。结果,这事儿办得真有点丢人。

英国国内媒体都看不下去了。《每日邮报》《泰晤士报》6月23日前后连发评论,直接开喷:皇家海军的“帝国时刻”成了“帝国笑话”。社交媒体上更是群嘲不断,“连菲律宾都不敢靠靠”,“玩不起就别出门”成了热评。

但说实话,这事儿真不是一艘航母的问题,而是背后那一整套“全球存在”的幻觉,撞上了现实的墙。

这艘“威尔士亲王”号,从年初就被英国政府当成“战略工具”来宣传。从外交到军方,话说得一个比一个响,说什么要配合美方“印太战略”,加强与亚太盟友的军事协作,甚至还有军官暗示:不排除穿越台湾海峡。

你看这架势,谁都以为英国这次是来“硬一把”的。

可现实呢?6月15日前后,航母抵达新加坡,按常规来说,从那儿往南海一拐,再顺道去一趟菲律宾,是最合理不过的路线。毕竟菲律宾政府还特地释放消息,希望和英国谈“互驻军协议”,甚至预留了马尼拉港口,等着英舰靠泊。

结果你猜怎么着?

航母连菲律宾的门都没敲,吃饱喝足就走人了。航线直接避开整个南海,绕着走,像是怕被谁发现似的。

这事吧,真不能说是意外。看了当时的局势你就明白了。

6月17日,黄岩岛附近,中菲又起了摩擦。菲律宾船只和我国海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生对峙,现场气氛非常紧张。与此同时,我国“山东舰”航母编队6月18日结束太平洋训练,6月20日停靠香港,准备返航南海。

这节奏安排得刚刚好。

英国人在新加坡港口一边补给,一边看着新闻,估计也在衡量:这时候要是硬着头皮往南海走,极有可能撞上“山东舰”编队,或者直接卷进中菲对峙的敏感地带。

说白了,他们怂了。

据《观察者网》6月22日报道,有接近英国军方的人透露,这次“临时改道”,是为了“避免刺激中国”。《环球时报》同一天也提到,英国军方内部确实有声音建议“不要在当前时点进入南海”。

那就很清楚了:事情不是没计划,而是计划赶不上现实。

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,那就是这支所谓的“航母打击群”,其实不太能打。

这次随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而来的,是加拿大、新西兰、西班牙、挪威等国的舰艇。听着像一场“联合行动”,但骨子里更像是“拼团出海”。

多国舰艇联合作战,指挥协同就是最大问题。你以为这是北约在地中海练兵?不是。南海可不是演习场,是实打实的博弈区域。更何况,我国在这一带早就建立起成熟的海空一体监控与反制体系,真有点摩擦,英国这点“拼团配置”根本扛不住。

所以它退了。不仅走了,还走得极其安静。

最尴尬的其实是菲律宾。

马科斯政府原本在6月中旬还挺积极,想借英国这趟航母之行,把所谓的“对华施压”再炒一波,甚至传出准备推进“互驻军协议”,就等英国舰队来“站个台”。

结果人家连招呼都没打,菲律宾媒体都懵了。《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》6月18日报道,有政府官员私下表示“对英方航母未靠泊感到意外”,甚至觉得自己“被晾了”。

这事儿放在盟友之间,那就是赤裸裸的“掉链子”。

那美国呢?它才是真正的幕后导演。

“印太战略”这两年始终在推,什么“四方安全对话”“AUKUS”“自由航行”都一股脑往亚太堆。英国这次来,说白了就是配合美方演一出“存在剧”。

结果主角脱稿,连战场都没进。美方不可能高调批评,但内部肯定不爽。之前五角大楼还在2024年底的简报中点名,要“加强与欧洲盟友在亚太的协调部署”,现在英国这操作,简直是“打脸式配合”。

你说美国以后还敢放心让英国当“远程支援”吗?

而我国这边,一直很稳。

“山东舰”编队按节奏返航,6月20日停靠香港,面对英舰动态没有高调表态,但行动上却清晰得很。据央视军事频道6月21日报道,南海方向战区部队“加强实战化巡航和联合战备响应”。不是喊口号,是实打实的部署。

有人来了,我们就准备着;有人走了,我们也不送。主场在哪儿,看谁说了算。

从6月15日航母靠岸,到22日凌晨离港,这一周时间里,英国从“高调来亚太”到“低调撤退”,剧情反转得太快,连菲律宾都来不及反应。

说是“全球英国”,结果连南海都不敢进;说是“配合盟友”,结果把盟友晾在一旁。这哪是战略部署?这更像是一场“航母版的自我否定”。

我觉得这事儿吧,说到底,不止是英国的事。

它其实正好揭开了一个现实:西方那些所谓“全球存在”“自由航行”口号,在真刀真枪的博弈面前,真的不够看。

尤其在亚太——特别是南海——你来不好意思,我们欢迎;你想挑事儿,对不起,我们不惯着。但你要是连进都不敢进,还装作来“刷存在”?

那就别怪外界笑话了。



耀世娱乐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