耀世娱乐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耀世娱乐 > 新闻动态 > 特朗普发出访美邀请,李在明赴会前突然对华表态,直言中国崛起对韩构成挑战
特朗普发出访美邀请,李在明赴会前突然对华表态,直言中国崛起对韩构成挑战

发布日期:2025-08-09 13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李在明在飞往美国前夕,突然将中国崛起定位为“国际秩序的挑战”,这是他就职以来罕见的强硬表态。 此前他被贴上“亲中”标签,现在却向美国靠拢。 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25%关税威胁,强迫韩国签署了价值3500亿美元的不平等协议,包括开放市场和大额采购美国产品。 这一转变揭示了韩国被夹在中美博弈中的尴尬局面,也让中韩关系悬于一线。韩国作为出口大国,经济严重依赖中国,但美国用军事和政治压力逼其就范,这系列戏剧性事件的核心正是特朗普的策略性邀约。

李在明登机前的那番话直接冲中国来,说中国崛起是个“大挑战”,这不是他以前的风格。 还记得六月初他刚当总统时,外界都说他“亲中”,因为他批评过美日韩的军事合作,主张和中国搞好关系。 现在倒好,他突然变脸,韩国外交部长赵显也跟着在报纸上说中国是“要警惕的竞争对手”。

这变化背后全是因为美国。 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施压,六月底取消了韩美安保会谈,把李在明晾在一边,意思很明显:不按美国路子走,就别想有好果子吃。

李在明之前还拒绝了中国的“9.3大阅兵”邀请,这等于自断后路,被迫转向美方。 专家分析,李在明这么干是为了向美国表忠心,好换取谈判筹码,免得韩国被孤立成局外人。

特朗普的手段够狠,用高关税当大棒。 美国威胁要给韩国商品加25%关税,这能把韩国出口打趴下。 作为交换,特朗普政府逼韩国签了个协议,总价3500亿美元。 其中1500亿美元砸到美国造船业,这针对谁? 明眼人都知道是瞄准中国航运;剩下1000亿买美国能源产品,比如液化天然气;还有一大块投向半导体、核电这些高科技领域。

美国要求韩国市场完全开放,取消对美国农产品的关税,这直接冲击韩国农民和车企。 协议还附加条件,韩国必须切斷对中国14纳米以下芯片设备的供应,造船不能用中国零件。 所有合作产生的专利全归美国所有。

特朗普公开说,韩国还得再“追加一笔巨额投资”,具体多少等李在明去谈。 韩国数据估算,光15%的关税就可能导致三季度出口下滑3%,全国骂声一片,农民上街封国道,在野党直呼“卖国条款”。

这份协议的不平等程度曝光后,韩国国内炸开了锅。数据显示,2024年韩国对华出口1330亿美元,占全国出口近三成,中国仍是第一大市场;半导体领域对中国出口高达63%,没了中国市场,韩国企业都得喝西北风。 可美国这3500亿投资相当于韩国80%的财政预算,企业界不得不自救。

三星、SK海力士等巨头偷偷跑去中国扩建西安芯片厂,想稳住供应链。 美韩同盟也没那么牢靠,韩国在安全上被美军卡住脖子:驻韩美军2.85万人没撤走,战时指挥权还在美国手里。 美国要求韩国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5%,更施压韩国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站队,私下讨论军事协同计划。 但李在明不敢明说,只强调承认“一个中国”政策,试图用朝韩缓和转移焦点,比如邀请金正恩参加APEC会议,结果朝鲜鸟都不鸟。

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就栽过这跟头,公开支持美国的南海立场导致中韩关系绷紧;李在明虽然换了路子,实际更小心了,但美韩协议一签,这平衡术玩得心惊胆战。

中国的反应很直接,外交部定性这事是“外部搅局捣乱”,发言人公开说中国和平崛起不挑战秩序,谁在分裂地区大家心知肚明。 中国也没坐等,马上强化了区域合作,拉中俄协作稳定东亚局势。 东亚其他国家也受影响,日本和澳洲对特朗普的高关税手段同样发虚,日本遭制裁后出口暴跌,澳洲至今避谈台海问题。

李在明访美行程一出,舆论热议韩国可能永久损失经济主权,成为美国的“遏华前线”。 协议曝光后,韩国经济已经显伤,中韩贸易额2024年下滑18%,半导体企业股价大跌。 分析指出,李在明的“实用主义”外交在霸权压力下泡了汤,韩国正沦为中美较量的牺牲品。 韩国外交圈评价,这事件揭示中等强国难逃大国夹缝的宿命,李在明8月份访美就成了全球焦点。



耀世娱乐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