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31 09:44 点击次数:195
人生苦短,但加班永恒。如果有天堂,一定是灵车漂移到工地门口,敲开天使的工牌,铃声一响,恭喜你,继续加班。我们总说,生活已经够苦了,但别忘了撒把盐,腌一腌咸鱼心态。要不,怎么配得上三餐不饱、四季流汗、五更起床六点半睡的野路子人生呢?
英子当然知道这个道理,本来打算在家里一边数三胞胎,一边数天花板裂纹,顺便再抠点墙皮补补家用。苦还是要吃的,钱还是得赚,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三只大号肉包子从肉变成皮包骨,还得忍受自己从“苦命妈妈”升级成“饿晕爹娘”。有的时候,上帝关上一扇门,会顺手把你连窗户和锁都卸了,什么送子观音,正事送完就溜了,剩下哭天抹泪的场景,你得自编自演。
别看英子身强力壮,三十五块钱一斤的坚韧品质,背地里可也是一只疲惫的母鸡,唯一区别是,她下不出金蛋,只能努力去农场挣几个钢镚买奶粉。谁说人不能靠理想活着?当然能,但最好理想是“有饭吃”。要不你试试跟三胞胎讲道理,给他们喝梦想兑水,喝一顿试试先。
只是娃太多,能满地爬就绝不坐着,见缝插针搞破坏。她收拾完东边的,西边又有新动静,一天到晚像菜市场的大妈:收钱没?收了!忘了。带娃这活儿,全凭手速和预判,哪次慢半拍,家里就要拉响警报。大人要学会“分身术”,可惜不是法师,只有脱发术。
不是英子不想当闲人,那是生活早就提前堵了她的后路。可惜天真和奶粉一样,见风就涨价,也就只能趁孩子们睡觉的时候,偷偷出门忙活。她挑了个临时工,离家近到可以凭肉眼判断家里是不是着火了的那种距离。此处鼓掌,给现实街头的慈母,顺便把自己也打一巴掌,活着就是要精打细算。
农场招人在山那边儿,好像上班也要来一场“逆水寒”,现实版的“出关打怪”,奖励是咖啡幼苗。你以为这个工作很高级?错了,这种工种连猪都嫌累,只是猪是重量级,她只能是重量级里的小型。农场主人眼神一扫,英子就是那种“一看就能干苦力活”的绝佳劳动力。她自己也没矫情,一双手上下挪腾,锄头左右横扫,誓把种植咖啡变成力量型体育项目。
说起来种咖啡有多浪漫,别人喝咖啡拍照发朋友圈,说岁月静好。英子种咖啡发力气,三块钱一小时,岁月静得只剩呼吸声。一边挖坑一边祈祷,幼苗活得久一点,工伤远离一点。谁说劳动人民没有诗和远方?英子的远方,就在山下那三张小床,上头各躺着一只粉嘟嘟的“便携式人生意义”。
每天把幼苗塞进土里,也想把焦虑一块埋进去。只不过焦虑比幼苗顽强,拔了还长,就像她每隔五分钟就想的那些事:家里娃哭没哭?奶热了吗?邻居举报没?天要下雨娃要哭,娘要挣钱没法躲。等种完一片地,她就得原地起飞,用百米冲刺的架势往家里赶:谁不是为了五斗米,徒步两千里?
有人羡慕说,种咖啡多好哇,起码沾着点外国风情。英子嘴上说着“是啊”,心比谁都苦。连咖啡渣都没喝到过,每天只喝人生苦水加铁锈味自来水。有时候农场老板心情好,会给大家一杯剩下的越南咖啡。桶装泡出苦味,大几十号人分,一人一口,真有集体主义精神。老板还叮嘱,喝完别睡觉,喝了更起劲,多种一片地。至于什么焦糖香,英子倒是觉得一股泥味,更像自己一身汗的真实写照。
你以为这种工作很容易?错了。老板看你出力多,工资不是按力气给,是看你能干多久。干得快奖十块,慢了还要贴赔。其实不是农场主人不好,老板的老板也顶着工厂老板的老板的老板,传导下来,大家都怕赔钱。层层加码,最后到你这儿,还在你手上砍一刀。英子不在乎这些,反正只要能挣到孩子奶粉钱,再苦都忍得住。跟三只饥饿的崽比起来,什么都是浮云。
现在都提倡躺平,可英子根本学不会。她要是敢“自愿失业”,三只宝宝会第一个举报她。社会教我们要卷,连婴儿都卷得起码睡四个小时爬三个小时。她默默许愿,等娃大了,自己也能卷进退休队伍,可惜现在她卷不起,还得把自己卷成麻花,拧出点油,买几斤鸡蛋。
每次干完活,她都背着一天的汗水跑回家,三只雏鸡一样的娃娃一睁眼,照样张嘴要吃。有时英子看着孩子们的睡脸,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了剧本,怎么天选打工人得全天班呢?有些人命好,爹妈送进幼儿园门口,自己喝星巴克加月饼。英子命苦,上天只负责送三只娃,不配发支教志愿者。
有谁见过凌晨三点的农场?英子见过,还得顺带收割鸡鸣狗叫。曾幻想过一夜暴富,后来只暴躁不富。人生这本账薄,英子越算越没底,唯独宝贝孩子这栏,怎么看都是最贵的奢侈品,又最舍不得扔掉。
英子也爱幻想,幻想着突然有人敲门递上巨款或者带着缺德老板跑路的消息,娃娃们一夜之间全会自理,她就能带着三只去海边吃西瓜。但现实是,托育比西瓜贵一百倍,幻想被光脚的生活踹进现实。
有时候她也自嘲,自己不过是个“高端劳动力”:会带娃、会种地、会熬夜、会催奶、会扛大包,还会省钱的最佳拍档,就是不会谈条件。她和农场老板你来我往斗智斗勇:老板讽刺“你干得快,娃肯定也养得壮。”她回敬“你工资再给高点,我娃保准能成你下家。”老板乐了,工资照旧,多给一个空头承诺。
英子已经不会幻想什么童话故事,毕竟现在童话也讲打工人的坚强和小孩的自强。三胞胎安静下来,就是生活唯一的童话奇迹。别说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”,她家三只连个猪肉都顶不住,只能靠她这个诸葛亮一样的妈把家扛起来。
干完农活,拿着一天的辛苦钱,回家的脚步才是真正的“风驰电掣”。路上也不歇气,怕自己一歇,娃也歇菜。她的希望简单朴素:有钱给孩子添顿饭,有力气等明天。一想到孩子,心里冒出来的是“再耗也要耗下去”,不然也会害怕得想给自个儿也买盒奶粉补补身子。
有人问英子累不累,她笑,累当然累。可她不能不干。生活就是让你没得选,还非得你选,不然就再给你添个堵。她的希望像农场种的咖啡,埋进土里,风一吹,可能长出点香气,也可能直接淹死在雨里。但再怎么说,那都是希望,是苦里带甜的稀罕物,不能丢。
等所有的眼泪流回心里,把工钱攥紧,英子又能回去继续假装人生不是一场长不大的打工旅行。至于明天会怎样?谁也说不清。唯一能确定的,是夜里仨娃闹腾,她还得留着力气去下一个工地当临时天使。咖啡好不好喝不重要,毕竟她的人生,本来就没加糖。
想抱怨也行,等娃会说话再一起吐槽生活的不公。要是真有分身术,她倒希望那术能复制一个有钱版的自己。可惜没有。她就是这世间最常见的那种母亲,苦里发甜,累里要强。像英子这样的日子,除了继续咬牙走下去,也没什么别的高招。世上总有人在深夜种下希望,白天赶路,只为一个温饱一个亲人。没什么传奇,也没什么诗,只是活着——这就够不容易了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